MPS很可能是在管理者控制之下最重要的一组数据。它同它所驱动的那个一
体化的正式计划与控制系统,有许多用途;其中最重要的是
1、它把较高层次的生产计划与日常的日程计划连锁在一起。这就确保后者支
持前者,而且在二者不可能保持同一步伐之前会生成早期警告信号。
2、它驱动若干种明细计划,包括
a、物料需求
b、能力需求(人力与设备)
这些明细计划建立物料、人员、机器、机床安装、供应、检测与用来生产MPS中
最终物品所需的其它设备的恰当时机与数量。其结果是连接一家制造厂及其供应商
的一套充分一体化的计划。
3、它驱动财务计划,导向组件存货与制品库存、采购与承诺、直接劳务与售
出货物的成本等的弹性预算。这些是可从该作业计划直接计算出来的财务分析中的
主要因素。正式的利润计划所需的间接劳务、工厂管理费与销售净收益可从二次性
计算得到。
4、它为订货生产产品作出客户交货承诺。当客户订单被记载入册时,倘若它
们被转换成MPS中的模块与最终物品并从MPS中某一适当的时间期间减去的话,
这些订单就可看作是消耗了MPS。剩下的余额,常称为可供销售量,为对新的客
户订单作出交货承诺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在一种健全的计划与有效地执行的环境中,
作出承诺比较容易,而且可以达到及时交货的较高水平。这些比之各种提前期公式
或经验性规则要强得多,因为后者对现存负荷不能作出充分的考虑。
5、它监督各项实际绩效:市场营销,通过评价市场需要与期望;销售,通过
获取客户订单;工程设计,通过坚持设计与开发工作的进度;计划工作,通过开发
健全的计划;以及制造,通过执行该计划。通过这一手段,失败的根源与原因得以
澄清,指责可以消除而绩效得以改善。
6、它协调诸多管理人员的活动。开发与维持MPS的工作迫使大家一致同意
一项最好地满足他们各自的需要与期望的操作计划。这为执行该计划中的集体合作
奠定了基础。在克服每一名经理试图以牺牲团体中其它人为代价来突出自己这种“
全明星综合症”方面没有其它过程如此有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