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制造资源计划MRP `的原理及结构
一、物料需求计划MRP`
* MRP的概念
物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仅指原材料而言,而是包含原材料,自制品(零部件),成品,外购件和服务件(备品备件)这个更大范围的物料。因此,这是一个广义的物料。
物料管理的订货点方法的基本原理是: 当领料使一物料有永续盘存记录上的库存下降到预先确定的订货点水平时,就发出补货订单。这是一种按照过去的库存经验来预测未来的物料需求方法。它的核心问题是订货点,当库存量高于订货点时,物料需求就产生了。
物料管理的MRP方法是根据何时主生产计划表上需要物料来决定订货和生产,显然从理论上来看,是比较占优势的一种方法。但是,在计算机应用之前,人工得用6~13个星期计算物料需要量,因此也只能按季度订货,这样的话,MRP方法也不见得比订货点方法优越。然而,应用计算机之后,情况就不同了,计算物料需求量的时间被缩短至1-2天,订货日期短,订货时间快,可以由每季订货改每月了。因此,MRP成为人们公认的物料管理的好方法。
当计算机的能力增强后,许多企业每个星期重新研究订货量,这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机能力使订货期缩短为每个星期。人们认识到订货必需按照生产计划才能有效,主生产计划应该是代表工厂真正能生产的物料,才能保证物料需求计划能计算出有用的需求日期。根据缺料情况计算出来的缺料的确是一个实用的MRP。
缺料表的理论是基本而实用的。从主生产计划上可以了解工厂将要生产什么,然后从物料清单中查出所要的物料,根据所要的物料核查物料库存量,列出一张缺料表,这就是MRP的逻辑。

从MRP逻辑图中可以对以下问题得到答案:
我们将制造什么? 按主生产计划制造
用什么东西来制造? 根据物料清单
我们具备些什么? 库存
我们还需要些什么? 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MRP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需求和预测来测定未来物料供应和生产计划,提供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和数量。这是一种优先计划的方法。
如果使用计算机进行以上工作,把主生产计划输入计算机中,物料清单和库存量分别储存在数据库中,经过计算机计算,便可输出一份完整的物料需求计划。
二、 MRP的计算方法:
MRP系统的核心是计算物料需求量,它的计算公式是:
净需求量=(毛需求总量+已分配量)/总需求量-(计划收到量+现有库存量)
公式中的毛需求量加上已分配量是总需求量,这部分量应从现有量库存中减去,剩下的才是可分配量。而计划收到量加上现有库存量是库存总量。将总需求量减去库存总量就是真正的需求量,即是净需求量。在计算了净需求量之后,需要下达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数量和时间不一定等于净需求的时间和数量,因为还要受到批量和提前期的影响。
举例说明物料需求量的计算:
表1:组件A的需求量

从图表中可见,组件A第一周毛需求量为20,已分配量为0,它的原有库存为40,现有库存减至20,第2周毛需求量为10,现有库存为10;第三周需求量为0,而计划收到40,因此现有库存增加至50;第四周毛需求量为30,现有库存减至20,第五周毛需求量为30,现有库存不能满足需要而变为负数,这时就产生了净需求量10;第6周毛需求量为10,当然,现有库存仍为负数,净需求量为10。由于组件A的提前期为2周,批量为10,因此,分别在第3,4周下达计划,计划交付量为10。对组件A下属的零件来说也可以按以上方法计算各自的下达计划数量和时间。
三、 MRP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中涉及的数据及来源如下:
使用数据 数据来源
毛需求量 主生产计划
计划收到量 库存控制
现有库存量
计划下达量 物料需求计划
根据以上数据及其来源,可以绘制出物料需求计划MRP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如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直接输入为主生产计划MPS,而主生产计划是根据客户订单及销售预测而得到的。库存控制IC和物料清单BOM也是MRP的输入部分。物料需求计划MRP为逻辑计算处理。MRP的输出为计划下达量,即自制件的生产计划和外购件的采购计划。
